【最美一线员工】用实干奏响一线“交响乐” |
|||||
|
|||||
时值秋分,暑热渐消,风中已带着丝丝清爽。在济南起步区租赁住房B-5地块项目现场,施工车辆有序穿梭,电焊火花如跃动的音符。在这片占地8.4万平方米的热火朝天的工地上,项目经理白利文头戴安全帽,身着洗得发白的工装,正站在项目部门前,仔细查看着施工进度图。那专注的神情宛若一位沉稳的“指挥家”,正在带领团队以实干精神奏响一线建设的激昂乐章。 十五年风雨兼程,从南水北调的干渠到济南新区的楼宇,白利文始终扎根施工一线。他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把控细节,以攻坚克难的精神破解难题,以担当奉献的情怀引领团队前行。岁月的磨砺在他清瘦的脸庞上刻下了成熟的印记,却从未消减他对工程建设事业的热爱与执着。 精打细算的“前奏曲” 每一部宏伟乐章都离不开扎实的前奏。白利文的“前奏曲”,始于2008年南水北调SG13标段的钢筋棚。 那个炎热的夏季,刚满22岁的他第一次独自负责价值上千万元的钢材仓储管理。面对堆积如山的螺纹钢,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没有退缩,而是创新性地采用“色标管理法”,用不同颜色的油漆在钢材端头标注规格型号,极大提升盘点效率。 “每个螺丝帽都有其位置,每方混凝土都有其账本。”这句话不仅是他的口头禅,更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。他所管理的仓库,是工地上有名的“样板间”。货架整齐有序,材料分类明晰,小至一包焊条,大至一台电机,都拥有自己的“身份证”,入库时间、规格型号、领用记录一目了然。 工地老材料员张师傅感慨道:“小白管理的仓库,简直就像个精品超市,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想要的东西。他连螺丝钉都要按规格分类摆放,这种细致劲儿,我干了三十年都没见过。”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,工程建设不仅需要大刀阔斧的魄力,更需要绣花功夫的细致。当他走上施工员岗位后,这种精打细算的习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施工组织。他能精准计算出每道工序所需的人工、材料和机械台班,预判施工中可能出现的“断点”,并提前协调资源确保衔接顺畅。同事们发现,这位年轻施工员制定的进度计划就像乐谱一样精确,将看似繁杂的施工现场梳理得井井有条。 这段看似平淡的“前奏曲”,为他日后驾驭更复杂的“施工交响乐”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攻坚克难的“进行曲” 如果说物资管理是平稳的“前奏曲”,那么一系列急难险重项目的历练,则奏响了他职业生涯中激昂的“进行曲”。 2015年青弋江分洪道工程防汛期间,白利文创造性地采用“网格化+信息化”设备管理模式。他将87台大型设备划分成6个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智能定位装置,实现设备调配响应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30分钟。在抗击特大暴雨的七个昼夜里,他带领团队转移设备136台次,确保价值数千万元的设备安然度汛。那段时期,他常常连轴转,困了就在指挥部的长椅上打个盹,醒来又继续投入战斗。 2018年淮北煤化工管廊项目施工中,他再次展现技术创新的魄力。面对直径2.4米的超大型管道安装难题,他创新采用“模块化预制+整体吊装”工艺,带领技术团队研制出可调节式支撑系统。这个系统由32个液压千斤顶组成,能够精确调整管道位置,将安装精度控制在3毫米以内,较传统工艺提升50%。这项创新不仅节约工期45天,更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数百万。 从设备物资部主任到项目经理助理,这些急难险重项目的磨练,让白利文完成了从技术型人才向管理型专家的华丽转身。每当遇到技术难题,他总会说:“办法总比困难多,关键在于敢不敢创新。”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,也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。 年轻技术员小刘回忆道:“有一次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,白经理带着我们连续熬了三个通宵,最后成功时,他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还兴奋。” 这段激昂的“进行曲”,磨砺了白利文的意志,提升了他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。 独当一面的“主乐章” 2023年秋,白利文肩负起济南起步区租赁住房B-5地块一标段项目的全面管理职责。这个总建筑面积10.8万平方米、包含8栋住宅楼的大型项目,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舞台。 “我们要打造的不仅是建筑,更是有温度的家园。”在项目启动会上,他的话语铿锵有力。 白利文将15年来在多个重大项目中积累的管理经验系统整合,创新构建起一套“三维立体式”精细化管理体系。在进度管控方面,他带领技术团队运用BIM技术进行4D施工模拟,通过建立数字化模型,提前发现并解决管线碰撞等施工难题,有效避免了返工浪费。在质量管理方面,他推行“样板引路+举牌验收”制度,要求每个分项工程必须先制作实体样板,经验收合格后,施工人员需手持包含工序信息、验收标准等内容的标识牌存档,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。在安全管理方面,他为施工人员配备智能安全帽,通过定位系统实时掌握人员分布情况,有效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。 在他的科学管理下,项目团队积极创新施工工艺。通过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,将部分施工环节转为工厂预制、现场组装的方式,使施工效率显著提升。同时,依托智慧工地管理平台,建立材料全过程管控体系,通过精准算量和限额领料,有效降低了材料损耗。在绿色施工方面,项目采用喷淋降尘系统、隔音屏障等多项环保措施,使施工现场的扬尘和噪音控制达到行业先进水平。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使项目在质量、安全、进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连续两年获评公司先进项目部,更于2023年以优异的综合表现荣获山东省钢结构金奖。 这场交响乐中,最为动人的章节是他对人才的倾心培养。班前会成为实战经验的课堂,现场巡查化为安全实训。每周四的技术研讨会雷打不动,他鼓励创新,并指导年轻人将想法落地。在他看来,培养人才如做工程,重在扎实。正是在他的悉心浇灌下,一批年轻技术员茁壮成长,已能独当一面,为工地注入了薪火相传的温暖。 夕阳西下,工地的灯光次第亮起,施工工人依然在有序作业。白利文整理了一下安全帽,又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施工现场。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季节里,他和他所代表的万千建设者,正在用智慧和汗水,继续谱写着新时代的建设者之歌。这首歌曲没有休止符,因为城市的建设永远在路上,而实干精神,永远是这首歌最动人的旋律。 |
|||||
[打印页面] [关闭窗口] |